张霄大使就习近平主席成功访哈并出席上合组织阿斯塔纳峰会接受哈媒联合采访
2024-07-11 20:14

7月9日,张霄大使就习近平主席成功访哈并出席上合组织阿斯塔纳峰会接受哈“第一新闻网”、“商业网”、“国家网”、“今日哈萨克斯坦网”、“信息时代网”、“图兰信息网”、“自由精神网”、《实业报》、《今日丝路》等哈媒联合采访。全文如下:

一、7月2日至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成功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大使先生,您能否介绍一下习近平主席此访的主要情况?此访取得了哪些成果?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应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邀请,习近平主席于7月2日至4日对哈萨克斯坦成功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

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和托卡耶夫总统多次长时间会谈互动,就两国关系、重点领域合作以及国际和地区形势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共同签署了《中哈联合声明》,为中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擘画了新蓝图。两国元首还见证交换了两国多项政府间、部门间合作文件,涉及经贸、互联互通、能源、农业、科技、人文等重点领域,为双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全方位合作作出了新的规划和部署,为中哈关系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在哈期间,习近平主席还出席上合组织阿斯塔纳峰会,同与会各国领导人就新形势下深化各领域合作以及当前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就上合组织下步发展作出了规划和部署,携手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此访习近平主席第五次访哈,也是两国元首时隔9个月再次会晤。哈也成为新冠肺炎疫情后,习近平主席唯一两次到访的国家。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中哈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习近平主席此访,是一次友谊之旅、合作之旅、共赢之旅,对传承中哈传统友谊、巩固两国睦邻友好、开辟双方美好合作前景都具有重要意义。此访圆满成功,取得丰硕成果,不仅为促进中哈关系发展和地区稳定繁荣注入强大动能,而且也为当前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了更多稳定性、确定性和正能量。

中哈关系已开启新的“黄金三十年”,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方愿同哈方一道,以习近平主席此访为契机,持续深化政治互信,不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共同推进各领域互利合作,携手构建世代友好、高度互信、休戚与共、共享繁荣的中哈命运共同体。

二、习近平主席此访引发哈当地及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请问大使先生,您觉得此访中哪些地方最让人印象深刻?

答:习近平主席此访日程丰富,气氛友好,亮点纷呈,成果丰硕,谱写了中哈睦邻友好新篇章,有力推动了中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其中,以下几点尤其让人印象深刻。

第一,此访充分展现出两国人民的友好感情和深厚情谊。此访是一次赓续传统友谊,增进两国互信和推动民心相通之旅。习近平主席所到之处受到热烈欢迎和热情接待,哈萨克斯坦少年儿童在机场热情欢迎并演唱中文歌曲《歌唱祖国》,沿途群众挥舞两国国旗夹道欢迎,这些温情瞬间触动人心,令人感动,充分反映出两国人民间的友好情谊以及对发展两国睦邻友好关系的信心和期待。

第二,此访充分彰显了中哈两国元首的亲密友谊和高度信任。托卡耶夫总统高度重视,将习近平主席视为最尊贵的客人,以最高礼遇和最高规格接待。托卡耶夫总统在繁忙日程中专程赴机场迎接,在机场精心组织盛大的接机仪式,在总统府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与习近平主席在愉快温馨的环境中共进晚宴。两国元首频繁互动,很多画面都令人印象深刻,充分体现了双方良好的工作关系和深厚的个人情谊。

第三,此访充分体现了中哈关系的特殊性和高水平。建交32年来,中哈关系不断取得跨越式发展,各领域合作焕发强大生机与活力,达到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历史最高水平。访问期间,两国元首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擘画新时代中哈关系发展蓝图,签署《中哈联合声明》,双方有关部门签署一批双边合作文件,为构建世代友好、高度互信、休戚与共的中哈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大动力。

第四,此访再次表明,中哈合作愿望强烈,两国关系发展前景可期。两国元首就中哈关系和双方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流意见,达成广泛共识。双方签署涉及经贸、互联互通、能源、农业、科技、人文等重点领域的合作文件,将持续挖掘相关领域合作潜力,不断开创各领域合作更美好前景。习近平主席此访引发舆论高度关注,媒体、智库、学者、专家等纷纷对中哈关系点赞、看好,两国民众期待中哈高水平互利合作带来更多实惠。

三、近年来,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哈关系和各领域合作不断取得新发展。习近平主席访哈期间,两国元首就两国关系的广泛议题进行了讨论。请问大使先生,您如何评价当前的中哈关系?以此访为契机,未来两国应在哪些方面加强合作?

答:中哈两国是山水相连、命运与共的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早在古丝绸之路时期,中哈人民就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共同为凝聚和传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伟大丝路精神作出了重要贡献。建交30多年来,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哈关系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不断取得跨越式发展,达到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高水平,树立了邻国间睦邻友好、互利共赢的典范。

此访期间,习近平主席同托卡耶夫总统就两国关系的广泛议题深入交换意见,为中哈关系新的“黄金三十年”发展和各领域合作指明了方向,作出了战略部署,在两国关系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下一步,双方应重点在以下方向开展合作:

一是加强战略沟通。继续发挥元首外交的战略引领作用,为中哈关系发展把舵领航。用好中哈政府间合作委员会等合作机制,密切双方各层级交往,加强战略对接,强化政策协调,规划部署两国关系发展和各领域合作。

二是坚定相互支持。在涉及国家主权、安全、发展等核心利益问题上坚定相互支持,尊重彼此自主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旗帜鲜明反对外部干涉,共同促进地区安全稳定和发展繁荣。

三是夯实合作基础。继续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扩大能源、矿产、农业等领域合作,推动中欧班列和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积极打造现代农业、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合作新亮点。

四是增进民间友好。挖掘人文交流潜力,用好地方合作机制,推动教育、科技、文化、媒体、青年等领域合作全面发展,继续办好哈萨克斯坦在华旅游年,为双边睦邻友好关系发展夯实民意基础。

五是深化国际协作。认真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加强在联合国、上合组织、亚信、中国—中亚机制等框架内密切合作,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作出“中哈贡献”。

四、哈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请问大使先生,此访对推动中哈经贸、产能、互联互通等务实领域合作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哈合作的重要议题。习近平主席此访期间,两国元首就中哈深化战略对接、持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入交换意见,达成新的重要合作共识,双方签署了一大批涵盖经贸、交通、新能源、农业、金融、教育、科技、文化、媒体等领域合作文件,为双方下阶段合作做出了新的规划部署、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哈萨克斯坦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具有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中哈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起步早、基础扎实、成果丰硕、影响积极,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了合作典范和杠杆。目前,双方已建成7对常年对开口岸、5条油气跨境运输管道、2条跨境铁路干线和1个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大范围互联互通网络。中国已成为哈最大贸易伙伴国,今年1—5月两国贸易额同比增长18%,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奇姆肯特炼油厂、阿克莫拉风电站、阿拉木图光伏电站、北哈州农业技术园区等一批合作项目,为双方务实合作注入了源源动力,也给两国人民创造更多就业、创业机会。截至4月30日,今年过境新疆霍尔果斯和阿拉山口口岸途经哈萨克斯坦的中欧班列突破5000列,成为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钢铁驼队”。

下一步,中哈将以此访为契机,认真落实两国元首共识,持续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双方经贸、产能、互联互通等务实领域合作不断取得新突破,更多惠及两国人民。

一是加强政策对接。进一步加强共建“一带一路”与“新哈萨克斯坦”经济政策深度对接,推动中哈政府间合作委员会及双方各领域合作机制高效务实运行,为双方合作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二是巩固传统领域合作优势。继续挖掘双方在能源、矿产、基础设施、交通等传统领域合作潜力,倡导绿色引领和科技赋能,助力传统优势领域合作焕发新活力,不断提质增效。

三是打造新兴领域合作增长点。推动贸易便利化、信息化、智能化,共同培育关键矿产、新能源、科技创新、航空航天、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新增长点,推动双方务实合作再上新台阶。

四是为务实合作创造良好环境。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合作理念,坚持普惠包容和互利共赢原则,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反对单边制裁和保护主义,积极为双边务实合作营造良好环境。双方还应支持高校合作和鲁班工坊在哈发展,为双方经贸、产业合作提供人才支撑。

五、习近平主席访哈期间,双方签署了一批人文领域合作文件。请问张大使,您如何评价中哈人文领域交流合作?有哪些亮点?下一步两国将如何进一步加强人文交流、推进民心相通?

答:民心相通是国家关系发展的源头活水。习近平主席此访期间,两国人文领域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双方签署了一批教育、科技、文化、媒体、地方等领域合作文件,两国文化中心和北京语言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顺利揭牌,中方决定在哈开设第二家鲁班工坊,明年在哈举办“中国旅游年”,双方将拓展媒体、智库、影视等领域合作,鼓励更多省州市结好,筑牢两国社会民意基础。

人文合作是中哈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两国合作的亮点和新增长点,对丰富中哈关系内涵、夯实两国友好的民意基础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哈双方相向而行,搭建起机制完善、多元主体积极参与的人文交流新格局,不断为中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注入新动能。双方人文交流合作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覆盖领域广,涵盖教育、科技、文化、旅游、青年、考古等众多领域,签署了一批务实、操作性强的合作协议;二是发展速度快,两国已有26对省州市结好,中方在哈已建立5所孔子学院,鲁班工坊即将在哈“花开两朵”,哈中旅游年将接续在对方国家举行;三是青年群体参与度高,已成为主力军,为双方人文合作不断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当今,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少数国家奉行霸权强权,拉小圈子,搞打压干涉,国际舆论场上“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等杂音不绝于耳。对此,中哈应加强合作,携手应对各类风险与挑战。一方面,中哈应共同落实两国元首共识,深化人文交流,增强文明互鉴,加强青年、媒体、高校、体育、影视、博物馆等领域交流合作,将“一带一路”打造成中哈相知相亲的桥梁和纽带,为中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奠定更坚实民意基础。另一方面,双方要深化国际协作,大力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积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旗帜鲜明反对“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和意识形态对抗,倡导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合作、互鉴,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六、此次访哈期间,习近平主席还出席了上合组织阿斯塔纳峰会。大使先生,您如何评价此次阿斯塔纳峰会?在当前国际地区事务中,上合组织应发挥怎样的作用?中哈应如何深化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合作?

答:上合组织阿斯塔纳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和各成员国领导人出席了一系列活动,就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推动上合组织发展和各领域合作等议题深入交换意见,签署并发表了上合组织《阿斯塔纳宣言》,见证签署上合组织经贸、人文等领域一系列成果文件,为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凝心聚力、把舵定航。峰会前,白俄罗斯正式成为上合组织成员国,“上合大家庭”再次扩员,显示出上合组织强大的生命力和光明发展前景。上合组织阿斯塔纳峰会圆满成功,取得丰硕成果,既是对哈方轮值主席国务实高效工作最好的肯定,也是上合组织国家弘扬“上海精神”、团结协作的必然结果,为当前变革动荡世界注入了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发挥了示范作用。

上合组织经过23年发展,已成为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发展潜力巨大的区域性合作组织,为促进地区安全稳定和发展繁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建设性作用,已成为上合组织国家重要的安全屏障、合作桥梁、友好纽带。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各国面临的挑战层出不穷。在复杂激荡的国际背景下,上合组织的重要性和作用更加凸显,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对上合组织的期望进一步提升。上合组织应继续秉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进一步加强内部团结,凝聚合作共识,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合作、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决维护上合组织国家利益,坚决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和发展繁荣,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为上合组织重要创始成员国,中哈在上合组织框架内保持密切合作,共同为上合组织成立、发展及深化各领域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哈萨克斯坦担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期间,积极履职尽责,工作务实高效,成果丰硕,为上合组织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得到了各方的高度评价。中方对此表示祝贺!

阿斯塔纳峰会后,中方已经接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中方对此高度重视,将认真履行主席国职责,与各方一道,继续高举“上海精神”旗帜,加强本组织机制建设,深化政治、安全、经贸、人文等领域合作,促进上合组织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为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和促进成员国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推荐给朋友
  打印文字稿 全文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