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8日,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张霄在哈“最佳新闻网”、“商业网”、《实业报》、“国家网”、“今日哈萨克斯坦”网、“传媒网”、“自由精神网”、“信息时代网”、《今日丝路》、“物镜网”、“顶针网”等主流媒体发表题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提质升级》的文章。全文如下: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历史成就,经济年均增速达8.9%,经济规模增加47倍。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新动能,有力支撑了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为各国创造了更多合作机遇。中国过去10年间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平均贡献率超过30%;自2017年起,连续6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2022年出口国际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至14.7%,连续14年居全球首位。2024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0%,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纷纷上调中国增长预期。然而,国际上某些势力却出于私利,不断抛出“中国产能过剩”等唱衰中国经济怪论。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与一些人嘴里的“严峻形势”反差强烈。如何理解这一现象?我认为,应回归客观经济规律,对新时代中国经济进行全面认知。 首先,中国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这一点毋庸置疑。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约61.7万亿元,同比增长5.0%;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物价水平温和回升,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1%,核心CPI基本稳定,同比上涨0.7%;货物进出口总额达21.2万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在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偏弱,地缘政治冲突、国际贸易摩擦等问题频发、经济稳定运行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中国仍能实现5%左右的中高速增长,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经济增长重要引擎和稳定力量。 其次,中国经济提质升级速度明显加快。当前,中国专利申请量位居世界第一,高新技术企业数增至约40万家,高技术产业投资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人工智能、量子通讯等技术处于世界第一梯队。中国以提升价值链水平和科技含量为指引,有效抵御了外部贸易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冲击。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稳步推进,新产业新动能加快成长壮大,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持续增强。 第三,要客观看待短期波动与长期发展的关系。看待中国经济,既要看到短期波动之“形”,更要看到长期发展之“势”。中国面临的困难挑战都是成长中的烦恼,最终都能在发展中得到解决。中国国际产业竞争力的提升速度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科技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成绩显著,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基础牢固、没有改变。 第四,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坚定,方向明确。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国将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国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 新时代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连续11年保持在30%以上,世界经济增长最大引擎地位不可撼动。中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愿坚持合作共赢、开放包容,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世界各国。 中国和哈萨克斯坦是山水相连、命运与共的友好邻邦。今年7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成功对哈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为中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和各领域合作发展擘画了新蓝图。今年以来,中哈贸易保持迅猛增长势头。据中国海关统计,2024年1-7月中哈货物进出口总额255亿美元,同比增长17%。中哈共建“一带一路”持续高质量推进,各领域务实合 |